close

螢幕快照 2017-05-22 下午7.26.52.png

正確洗手五步驟為「濕、搓、沖、捧、擦」,然而這樣的習慣卻不易養成,原因包含不順路、耗時、需停下手邊的事物等。此外,基本的洗手搓揉也不常坐到位,時常是手沾水然後甩乾,這樣的動作其實更容易把手上的病原藉由水滴灑到別處造成污染。


爸媽的洗手習慣對於孩子的健康有直接影響
以腸病毒為例,腸病毒就診的人數最多的年齡分佈為3 - 6歲,然而這段年齡層的孩子卻是小學前的階段,孩子能夠造訪的場所相當有限,因此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變成為了病原傳染的主要媒介,其中孩子又以與父母親的相處時間最長,使得父母的衛生習慣包含洗手及戴口罩等對孩子的健康有直接影響。


時間投資
正確洗手需要許多步驟,包含指縫、手腕與掌心的搓揉,也需要擦乾,對於不習慣洗手的家長會覺得相當耗時。不過,這是一種相當有效率的時間投資,我們可以如此分析:

投資時間
洗手耗時:衛生署建議洗手時間為40 - 60秒
洗手次數:三餐、回家、上廁所總次數初估10 - 15次
累積耗時:最多60秒*15次=15分鐘


病癒時間
感冒:2-5天
腸病毒:7-21天
流行性感冒:7-14天
每日洗手所消耗時間最多15分鐘,如果一旦生病則需要數日甚至是數週,而且還是孩子與家長2倍的時間,在疾病流行期還有班級停課的影響,由此對比,洗手所需的時間是相當的少。況且,實際生活上我們所需要洗手的次數通常是比15次還要更少,與生病相比,正確洗手並非是麻煩的事。


以身作則
當我們知道洗手這件事很重要時,我們會要求孩子要勤洗手。不過孩子是看著家長長大的,只要我們自身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後,相信孩子們也會覺得洗手很重要,而自動去洗手了,並藉由洗手的習慣影響自己與孩子身旁的人,形成正面循環,營造乾淨的環境,讓您與您孩子的健康有保障!

 

97%爸媽洗手不及格 洗手防疫真的很難?
 

arrow
arrow

    藻到好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